媒体之声

媒体之声

    大众日报:大学生就业热点三人谈

    日期:2009-03-27来源:王 原 浏览量:

        □本报记者 王  原


        ■访谈嘉宾


        蔡先金: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副校长、教授


        宋尚桂: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教务处副处长、教授


        胡耀宗: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


        受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大学生就业矛盾凸现,“就业难”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日前,本报邀请高教界三位专家,对大学生就业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。


        高等教育贬值的认识是肤浅的


         记者:有种论调,扩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。


        蔡先金: 从表面看是这样一种结果。但假如不扩招,仅仅接受了中初等教育的大量青年滞留在城乡,恐怕就不单是就业难问题了。所以,大学生就业困难,其实质与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增长结构有关,大学扩招只是延迟了这批青年的就业。


        目前出现的就业问题,主要跟宏观经济状况有关。首先,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一些行业就业,外贸出口急剧下滑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困难,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需求减少。所以,总体上讲,由于周期性、 结构性的经济困境,大学生就业难应该是暂时的。


        记者: 大学生就业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,大学生接受的高等教育是否贬值了?


        胡耀宗:这样认识显然是肤浅的。大学生拥有优质人力资本,从这个意义上讲,他们不是无产者。在经济发展中,人力资本比其他的物质资本更重要,可以产生比物质资本投入更多的收益。优质人力资本不仅对整个社会有益,而且对拥有者本人终生有益。职业生涯是终生的事业,要把毕业以后寻找的某一个岗位、某一个职业,作为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的一个点,而不是终点来看待。就业的选择可以多种多样,在多种多样的选择当中,经过多年的磨炼,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,实现人生价值。


       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


        记者: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,社会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形形色色的认识。比如,应该根据就业率设置专业,大学学历证书不如执业资格证书等。


        宋尚桂:大学专业设置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出发,考虑学科自身发展逻辑,以及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,综合考虑的结果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专业设置必须考虑就业率,回应市场的吁求,但不能单纯根据就业率决定专业设置。


       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,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一项谋生的技能,更重要的是生涯教育和养成教育。大学不能完全跟着市场逻辑走,有些基础学科,比如历史、数学等专业,社会需求量不大,但它们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部分,需要从维护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纬度考虑,大学不仅要适应社会,更要引领社会发展。


        胡耀宗:毕业生缺乏实践技能,常为用人单位所诟病。大学生毕业以后参加职业培训,提高职业技能,十分必要,但是不能认为执业资格教育可以代替大学学历教育。一般而言,执业资格证书代表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特殊能力,它代表的只是劳动技能方面的水平,并不具有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征作用。“两证”其实并没有冲突,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。


        社会、大学、毕业生的角色


        记者: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是个系统工程。


        蔡先金:在就业岗位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压力下,政府应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,把大学生就业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,通过优化就业政策,消除毕业生需求抑制,化解企业困境,取消户籍限制,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,降低创业门槛,维护就业市场稳定。整个社会要致力于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,良好的社会氛围,帮助大学生就业。


        学校要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苛刻要求,转变教育观念,加快调整专业结构,合理配置教育资源,加大职业指导训练,提高学生综合素质。


        宋尚桂: 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,正确认识就业市场状况,强化就业意识,增强获取职业信息、展示专业能力、适应实际工作、 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。要学会自己去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规律,使自己的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匹配。


        当前大学生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,最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是:党政机关占 1%,事业单位占10%(其中:3/4 是到教育和医疗单位,近60%是到县及县以下),国有企业占 7%,约10%继续读研究生和出国,其余70%左右毕业生主要是到各类中小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,或自主创业、灵活就业。也就是说,传统接纳大学生的岗位只有30%左右。


        胡耀宗: 大学生就业前景是可期的。 经济增长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外部。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,特别是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,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,劳动法规的完善,都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健康有序的环境。 


    《大众日报》2009年3月27日第3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