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之声

媒体之声

    生活日报:大学生烤肉串“烤红”一片天

    日期:2009-03-11来源:生活日报 浏览量:

        济大毕业生钱峰和他的5个同学从烤肉串开始,创业3年不但都开上了私家车,而且有了自己的餐饮管理公司


     


    记者 李萌博 实习生 田晓惠 


     



     


    6个充满朝气的大学生用3年汗水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梦。(记者李萌博 摄)


      


      ■编者按


     


        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难题。就业难,难在哪里?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重压之下,一些大学生另辟蹊径,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。然而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,个中滋味谁人能知?


     


        本报今日财富板块自今天起,推出青春创造系列报道,把视角转向这些创业者,请他们讲述创业背后的故事。也许,对有着同样梦想的大学生来讲,过来人的心得就是你的一笔财富。


     


        让大学生去烤肉串?这不是大材小用、自毁前程嘛!恐怕很多人都会这样想吧。


     


        然而,省城的6名大学生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,大学生毕业之后去烤肉串,同样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条成功创业之路。


     


        求职遇挫,6个年轻人走到一起


     


        20059月,大学本科毕业两个月之后,学财会的钱峰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,去一家民营企业当会计。钱峰本以为从此就能过上白领生活,可没想到这份工作一点都不轻松,除了会计,他还要做出纳,甚至还要出去拉货,每天都很累,但一个月的工资只有600元。在工作了三四个月之后,钱峰辞职开始了创业路。


     


        与此同时,与钱峰要好的5个同学也遇到了同样的苦恼,自己创业的想法让他们走到了一起。


     


        3000元成本,搞起烤肉摊


     


        高成本的创业看来不行,钱峰想到了烤肉串。正好他家楼上就有个叔叔是干这一行的,几个年轻人就上门学艺,同时还从网上找来资料,然后几个人凑在一起做试验,研究怎么才能把肉串烤得最好吃。自以为烧烤技术过关了,6个人凑了3000元钱,到二手市场上买了三轮车、小桌子、小椅子等,在舜井街上租了一块地方。20061月的一个傍晚,6个年轻人的烧烤摊营业了。


     


        太爽了,第一天就挣了300


     


        因为同龄人在一起,他们6个人并没感到拉不下面子来,开业第一天就大大方方地在大街上叫卖。到凌晨两点,6个人一数当晚的收入,300多块钱!那种感觉太爽了。钱峰回忆说。


     


        他们的烧烤摊渐渐在舜井街一带出了名,钱峰说:做小吃,除了好吃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干净卫生。我们从来不在肉串里放色素,更不使用地沟油。口碑好了,顾客自然就越来越多了。收入最多的那个月,他们赚了2万多块钱。


     


        买回上百个小笼包做研究


     


        经过一番论证,20081月,钱峰 6人拿3万元到工商局注册了峰之慧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,做推广小吃加盟生意,并出售小吃技术。专门请专业人士把他们的技术做成教学光盘,有字幕,有动画。将光盘卖给客户时,他们还同时提供一些相关工具,并负责把对方彻底教会。这样的技术项目能卖到四五千元。


     


        为了多上技术项目,他们到全国各地四处拜师学艺,然后回来再根据资料反复做实验,把小吃的味道调到最佳。比如为学做南京小笼包,钱峰跑到南京夫子庙呆了3天,买回了上百个包子不断研究。就这样,3年的创业让6个人都买上了私家车,干劲也越来越大。


     


        目前公司的客户已经遍及全国各地,卖手艺同样能赚钱。说到这里,钱峰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。


     


    大学生的优势在于“悟变”


     


    本报财经新闻顾问、济南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冯进京


     


    我认为,对于大学生而言,信心与学历同等重要,能力与知识同等重要,勇气与文凭同等重要。在这6名大学生身上,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种信心、能力和勇气。


     


    知识改变一切,同样是做小买卖,大学生就应该提升小买卖的附加值。有人还在用手捕鱼的时候,有的人已经想到了织网;有人还要用木棍丈量的时候 ,有人已经发明了尺子。所以,三百六十行,行行有学问。大学生们无论做什么,都应该体现出知识的力量。从卖肉串到卖技术,学会悟变,正是大学生创业最可贵的支柱。


     


    还有一点需要说的是,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并不一定就是专业知识本身。能够独立思考、独立分析、独立做事,更是对大学知识的一种升华。


     


    《生活日报》2009年3月11日第A11版